代表委員熱議公車改革 從經費上卡死公車消費
- 發布日期: 2011-03-09
- 生成日期: 2022/6/1
- 發 布 人: 衛通達
- 信息來源: 深圳商報
公車改革“風氣已開”
今年3月,廣州市率先對公車“動手”,加裝GPS定位系統在廣州財政局、城管及黃埔區等單位試點后,對防止“公車私用”的效果明顯,其中黃埔區公車經費下降了24%,而且堵住了“周末用車”。
在3月6日北京團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表示,北京將摸清全市公務用車數量,并通過“誰申請向誰公開”的方式實現透明化。
除了這些公車改革的“先行者”外,“兩會”期間我們也聽到了更多高層的聲音。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兼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馬馼稱,今年要清理公車,主要搞兩項工作。首先第一步要對公車進行規范,規范公車的編制和使用范圍,嚴禁公車私用。同時,在這基礎上,推進公務用車的改革。另外,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原副書記李宏也透露,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分別針對省部級和省部級以下單位做出規定,而財政部近日出臺政策,要求黨政機關對所安排的公務車購置費用和運行費用實施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決算編制等管理工作。
公車改革難度大
由于公車數目龐大,改革涉及利益群體之多、難度之大可以想見。今年廣東省“兩會”期間,省長黃華華曾形象地比喻“股長屁股后頭都冒煙”,他認為現在公車太多太濫了,省內要加大整治力度。
對于公車改革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律師協會名譽會長陳舒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現在老百姓意見最大的就是公車,一輛公車的汽油費、修理費等等到底需要多少錢,誰也說不清。她在來北京開會前,專門調研了廣州市的公車政策,廣州已經連續幾年,實現五項公務消費零增長,其中公車購置就是其中之一。
她認為,現在公車消費泛濫就是公務員的“嬌驕”二氣,覺得沒有專車沒面子。她說她還記得,當年國家中央部委的司局長都是騎車上班,70多歲的國家老顧問也沒要公車。她當年隨團到澳門參訪,澳門律政司的車都是那種很微小的普通車。既然百姓反映這么強烈,政府就該痛下決心,首先從經費上將其卡死,這既符合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也符合中央和省的要求。
整理:洪麓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