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免费大全_国产美女精彩久久_五十度飞在线播放_色综合888

99%衛星資源被閑置 民用化空間技術發展乏力

開欄語:以產業謀發展、以產業促轉型。進入“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北京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工作重心。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就是要在北京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戰略中先行先試,探索出一條成果轉化、產學研對接、科技金融、知識產權保護的路徑。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并非陽春白雪,它和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這些產業每天都在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而我們又對它們了解多少?從本期開始,北京商報中關村周刊將深入中關村企業,追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腳步,直面產業發展難題,傳遞企業心聲,搭建政企溝通平臺。

空間信息技術產業離我們生活并不遙遠,無論是北京的城市規劃、環境保護、交通通訊、國土資源、水利電力、農業林業還是數字北京的建設,都與空間信息技術密切相關。但是,必須指出的是,空間信息技術產業承恩于政府訂購、國家扶持,產業得以發展壯大。可惜,在大眾市場領域鮮見空間技術科技成果民用化身影。單就車載導航為例,我國依舊被美國GPS系統壟斷。長此以往,企業如若僅停留在承接政府訂單的簡單層面,而忽視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或恐終究難以為繼。

空間信息技術也稱之為3S技術,是對GPS(全球定位系統)、CIS(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技術的統稱。數字時代,空間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細節中。時間授時、車輛運輸、地理信息檢測乃至車載導航,都離不開3S技術。

來自科技部的統計,“十一五”期間,我國空間信息技術及軟件產業增幅超過300%,產值突破1000億元,建立了60個省市級產業基地,已在全國30多個領域、眾多行業部門以及國民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我國地質信息調查、鐵礦資源潛力預測與評價網格應用等多個國家重點領域得到系統性推廣。

但是,本報記者了解到的卻是,在民用領域空間技術產業發展乏力。

“創新不夠、技術不夠、產業發展不大、實際效益不好。”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咨詢中心主任曹沖對空間信息產業的尷尬現狀毫不諱言。

單以車載導航為例,曾有媒體在報道中稱,“北斗系統商業化進程非常遲緩。在整個中國民用衛星導航設備超過500億元的市場中,北斗系統份額僅有不到1%。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曾預測,到2008年北斗系統用戶將達到30萬,直接產值達35億元。實際上,到2009年8月底,北斗用戶也僅為6萬個。在超過500億元的中國衛星導航市場上,北斗系統占有率僅為1%左右。北斗系統注冊在線的終端用戶相當于其設計容量的1%,衛星資源閑置嚴重”。

同樣,一位業內資深人士也向記者坦言,在車載導航領域,國內企業的產值不足國外市場的1/10。而基于中國北斗衛星的首款車載導航設備,更是于8月27日才在南京發布,預計明年上市。

曹沖說,在GPS領域,中國企業技術和國外還有一定差距,比如芯片技術、系統技術等。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關村空間技術產業聯盟秘書長歐陽玲說:“和美國的GPS相比,他們的技術、穩定性都比較高,國內企業的確需要時間追趕。”

除了GPS民用化不足,GIS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北京超圖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龔亞杰告訴記者,在GIS領域,整個產業鏈可以視做三個部分:數據獲取環節、構建軟件平臺環節、地理信息各種應用環節。

其中,數據獲取環節包括遙感、GPS等領域,此環節產值占到整個GIS產業的40%以上, 在地理信息各種應用中,又分為大眾應用、面向政府的信息應用、企業應用和軍事應用。各種應用中,面向政府的應用比重最多,占到70%以上。而大眾應用市場還未充分打開。

總之,無論是GPS還是GIS,我國空間技術產業在民用化市場遲遲未能發揮出應有的潛在價值。

整理:洪麓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