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用GPS定位系統等措施切斷毒奶粉根源
發布日期:: 2010/7/22 作者來源:: 新華網/衛通達
新華網呼和浩特7月21日電 (記者張麗娜)近段時間,“三聚氰胺”卷土重來的消息讓消費者再度產生對乳品安全的擔心。作為乳品大區的內蒙古警鐘長鳴,采取多項措施力求切斷“毒奶粉”根源。
內蒙古進一步加大對原料奶運輸車輛進行整頓,使個體運輸納入物流公司管轄,并采用GPS衛星定位系統跟蹤管理措施;繼續對全區1300多個飼料生產企業逐一進行排查整頓,對不符合管理文件規定的企業進行限期整改,不達標的堅決取締,凈化從飼料到飼養的源頭環節。
此外,本著“區域化布局,規范化管理”的原則,采取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步驟,對全區4116個奶站進行整頓。目前,整合后的奶站有2610個,已全部發證并實現了數字化、規范化管理。 內蒙古奶業協會秘書長那達木德說,這些都是“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內蒙古相關部門一直堅持下來的舉措。通過嚴格的治理,基本達到了從原料奶的生產、收購環節上的質量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凈化了原料奶的生產環境,從而實現了規范化管理。
那達木德認為,“毒奶粉”事件是我國奶業發展中多年積累的深層次矛盾的大暴露。比如,超大型、現代化的乳品企業與小、散、低的奶牛養殖業矛盾、乳品企業與奶農的不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乳制品產業集中度差,奶源基地建設滯后,產能嚴重過剩、制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不到位,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滯后等,如果不徹底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乳業難以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